【鐘表時報訊】自20世紀初以來,勞力士就被譽為“機械機芯之王”,但和許多其他品牌一樣,勞力士在1970年前后的應時風暴中也未能完全幸免。
石英表192。
8年時Bell實驗室搞出來的新玩意,在當時常見的機械表振頻為21,600次/小時,石英則直接上萬次/秒,精準度甩開機械機芯幾條街。苦于早期技術尚未成熟,體積大、耗電快直接導致其無法像先前的機械表一樣戴在腕上,也沒法達到良好的續航性,直到1960年也只能用在座鐘上。
André Heiniger作為勞力士總裁兼創始人Hans Wilsdorf的第二任接班人,很快便顯示出了他的遠見:“初期非常昂貴的石英表很快便會變得很平庸,這種現象早已在晶體管收音機、電視機和袖珍計算器身上發生過了。”
由于對零件制造和裝配的高標準,使得大量的高質量人力勞作必不可少,也直接導致優質的機械機芯總是保有高昂的價格和專款專用的設定。當時經COSC認證的機械機芯只能顯示出一個近似的時間,日誤差約在±4S,事實證明Heiniger給出的概念是對的,因為對富人而言,比起精準的,可快速量產的石英表,他們更想要的是專屬的奢華機械表,尤其是只要戴在手腕上就能暗示身份的那種。
1962年,瑞士的20家鐘表公司及協會集資成立了CEH(電子鐘表中心,Centre électronique Horloger)機構,開始研發石英腕表,這其中就有勞力士。成立初期的勞力士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還沒有自產機芯的能力,只得與瑞士Aegler機芯廠合作,并于31年后(1936年)壟斷了機芯使用權,直到2004年成功并購該機芯廠,就此完全開啟自產領域。
4年后,CEH開發出了首枚機芯Beta 1,結果因為耗電量太大并未投放量產,再從1967年以其為基礎開發出的Beta 2,再到次年的首批Beta 21(6,000枚),終于算是個技術相對成熟的機芯了,勞力士作為CEH的股東,也從中分了一杯羹(320枚),這之后勞力士還買了650枚歐米茄基于21改良的Beta 22機芯,可能有很多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只是稍作修改,但Heiniger非常清楚勞力士必須在微電子領域獨立,成為一個始終保有傲氣的品牌。
在1971年他雇傭了FH(Fédération Horlogère,鐘表協會)當時的技術指導 René Le Coultre,Le帶著49人的技術部門(其中有10位工程師)后,第一件事就是從中選了13人,建了個尖端現代電子實驗室,并著手研發能夠和勞力士機械機芯質量相對等的石英機芯。
微調電容器控制石英振蕩器,將日誤差減少2~3秒,僅0.17秒,年誤差約1分鐘。勞力士的石英機芯始創于1977年,且一口氣產了26年,Cal.3035和Cal.5055二者均使用相同的調音叉,機械化敲擊產自日本NDK的石英振蕩器,通過光刻型取代早期的鍍金浮刻。次年,ETA簽署了STATEK的專利使用權轉讓協定(許可協議),交由瑞士格倫興(地名),勞力士便是其最早的客戶之一 。
勞力士所需的CMOS(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由 ébauches électroniques Marin提供,錨型發動機源自FS R(反饋移位寄存器 ),氧化銀蓄電池可從瑞士Renata公司或美國德國供應商處獲取。5035/5055機芯的總產量為105,097枚。2者均經COSC認證,飾有日內瓦條紋裝飾,還有11枚紅寶石,幾乎跟勞力士的機械機芯一樣精致。
到了1980年中旬時,勞力士的石英機芯經歷了一次徹底的現代化翻新,最終成品是帶日歷的Cal.5235和5255:5235直徑為28.10毫米,厚5.4毫米,配備Faselec芯片,包含數字頻率調諧芯片。Lavet的一步進電量機源自ETA,并配有11.6毫米厚的三伏鋰電池。
Cal.5255直徑29.90毫米,厚5.50毫米,它曾經是勞力士最好的傳統機芯之一,在這之前沒有人見過更好的石英機芯。
近代的蠔式石英配備的便是讀者熟悉的Cal.5035和5055。都賣得非常好,既比蠔式機械便宜,又比它精準了至少10倍。但表殼卻稍有不同,這僅僅是因為Heiniger不能容忍石英表和傳統機械表看著一樣。
起初作為嘗試,一年只產了4000枚,并攜手首登珠峰的Edmund Hillary(埃德蒙.希拉里)和 Reinhold Messner(梅斯納爾)進行推廣:希拉里戴的是款勞力士機械表,而梅斯納爾帶的是蠔式石英,在1953年時他們需要勞力士和氧氣罐來攀登珠峰,1978年時他們不再需要氧氣罐,卻仍少不了勞力士。然而當時的零售店根本沒有銷售蠔式石英的動機,因為明顯比蠔式機械低的成本意味著更少的利潤。
勞力士女款石英(Cal.6035)掃秒日歷款,直徑為19.79毫米,厚5毫米。振頻為32千赫,內置購于Faselec的集成電路,和精工的Lavet motor電機,配備7.9毫米的銀制氧化物電池,遺憾的是只試制了30枚,而沒有量產。
Cal.6620(直徑19.80毫米,厚2.5毫米)石英機芯則是直接以6035為基礎造的,1983年7月份時花了好長時間對20枚Cal.6620進行測試,直到1987年各個零件都達標才投放生產。 1990年開始生產融入抑制的微調電路技術的Cal.6621,精細的把控令這款機芯一直生產到現在,總產量遠超100,000枚。
其實看到這里足以感受到勞力士對于高品質機芯的執著,然而這對勞力士而言遠遠不夠,它真的嚴格到哪怕只有絲毫誤差都不行。勞力士在石英機芯取得的幾項先進技術始終沒有超越它的原型階段,1984年時CEH交付了1,000枚機芯來滿足勞力士在1985年正式啟動的石英補償機芯,這一機芯曾取得非常穩定的高頻率(1.2MHZ和2.4MHZ),然而1年后,僅僅造了50枚原型款,且在正式投放生產前就僅僅因為幾秒的年誤差被叫停。
另一個精妙的萬年歷石英機芯也遭受了相同的命運,在2.4MHZ(兆赫茲)的振蕩器和ZT的基礎上,還新增了32kHZ(千赫)的共振器,ZT石英的電流分壓器電路需要大量能源,每10分鐘只有10秒可達32kHZ,借助10年壽命的3V鋰電池(22毫米,厚2.5毫米)得以實現。直徑30毫米的機芯最大的特色便是秒針的三重發動機制:分針和時針,還有日期功能都是各自獨立的。這一設計輕松拿下了專利,并于2011年公開。勞力士用400枚組裝好的表款進行了一系列嚴格測試,最終這些原型始終都不曾離開它們的出生地一步。
但最憤怒的機芯應該非FAN莫屬,上世紀70年代中期時,Heiniger帶領著勞力士顯示出對石英機芯極大的熱情,比對先前和最新的石英表,勞力士的技術總監(René Le Coultre)便立刻想起了CEH設計的一款Delta模擬機芯,配有發光二極管及太陽能電池,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腕表品牌對它表現出興趣,這便是FAN (Forme Analogique)計劃的起點。
即使成功的幾率很小,勞力士的電子設備團隊仍舊對此非常感冒,但這樣一塊表可能永遠都不會被量產。結合過去勞對“不完美”表款的反應,想必它手下的工作人員必須有顆堅強的心,還得愿意“為藝術獻出一切”急于看到自己的設計快速投入生產線的工程師最好不要去應聘。
1975年,Le Coultre為了尋求FAN機芯在美國的零部件供應商,特意從CEH“借來了”Raymond Vuilleumier。Vuilleumier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部(General Electric)干過6年,還建立了當時美國最全面的微電子公司網站,同時一直負責Delta機芯計劃。Le Coultre也帶上了自己團隊里的電子專家兼業余無線電愛好者Edmond Zaugg。這3人在1975年~1976年間,前后往美國跑了3次。所到之處都能靠著“勞力士”這塊敲門磚get極大的敬意。
勞力士FAN的分包工程只有最優質的公司才能承接。因此FAN的表盤組件的供應商選取了位于加州的帕羅奧圖市的惠普(Hewlett Packard);用于多層連接組件的發光二極管則使用了圣地亞哥的索倫托科技谷(Sorrento Valley)生產的陶瓷系統(Ceramic Systems);CEH負責集成電路,勞力士提供整體的集成與組裝。
CEH的Delta機芯概念演變成了勞力士的FAN Cal.7035(直徑30毫米,厚8毫米),伴有模擬LED燈顯示。小時顯示使用了4根發光二極管相連接,分鐘顯示則用了7根,秒針則沿著表盤邊緣用了整整60根,可在一分鐘內依順時針方向逐個點亮,正因如此,這種放射狀至少需要7個LED燈,每次按壓可點亮2個二極管,12點位和3點位及6點位和9點位的。原型款的7條LED燈都安置在表盤的正中央。為了給其賦予2秒的能量,還需要連按2次;1/3的脈沖可轉變為每月數字顯示所需能量。光敏二極管緊挨著日期顯示,同時控制LED燈的強度,把控周邊的光照水平。從而不需要太陽能電池,由于連續的內部運轉是不可想象的:啟動脈沖星象顯示的關鍵是必不可少的。1978年時由CEH及上述的公司提供內部科技,最終勞力士只建了5枚原型。
從FAN的開發到成品至少動用了數百萬瑞士法郎,卻Heiniger認為這樣一款表不符合勞力士的產品理念,這項計劃直接流產,同時注銷了開發經費。我想很少有制表品牌會如此“較真”,撇開經濟實力不談(早期也不是富豪),可能正是這種執著和專注下誕生的高品質才感動了全世界的腕表愛好者,如果不能為消費者呈現出最好的品質,那么寧可放棄一個又一個計劃,直至達到完美。(PS:作為一名理科廢,有些專門的微電子術語可能不太完善,請對照括號內原詞進行閱讀,O(∩_∩)O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