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眼里,看一個產品的好壞,一定要看它的產地。別問我為什么?因為大部分80后都是這么養成的。改革開放之初,大量電子產品涌入中國市場,判斷其質量的標準就是是否產自“島國”。當人們變得富有后,他們開始權衡是德國車好還是美國車好。在人們的爭吵中,腕表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它也受到了“瑞士制造”的洗禮。
你家可能有塊老表,不管是天梭的還是梅花的,但是都有一個logo,就是當時的“SWISS MADE”.大部分老板根本不知道這個logo的價值,大家買的原因也大多是為了“趕時髦”,因為洋貨比自己的好!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媒體曝光度的提高,人們對瑞士表已經不再陌生。但是你真的知道“瑞士制造”是什么意思嗎?我想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般大眾的理解是瑞士機芯或者瑞士制造的手表。其實瑞士很早就有很好的解釋了。舉個通俗的例子,如果一塊手表或一個機芯的成本是100元,那么50元的成本就必須花在瑞士制造的零件上。然而,這個規則很快就會被打破。
為了保證“瑞士制造”的質量,其實從2007年開始,提高瑞士制造價值比的法案就在瑞士議會被熱議;尤其是在瑞士鐘表業聯合會(FH)的積極參與下,這一法案終于在2013年正式通過。當然,從通過到實施需要一個緩沖期,這也是該法案明年才會正式實施的原因。
這一法案的條款包括兩項:第一,產品必須有至少60%的價值比例是在瑞士制造;第二,產品的技術研發也必須在瑞士。.至于法案的生效時間,第一項如上所述將于2017年1月1日正式開始;第二個要到2019年1月1日才實施。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機芯內部零件60%以上的成本都要花在瑞士,表款整體也是如此。這意味著許多零件供應商必須跟進,以確保整個機芯和手表的質量。
從寫在最后:,的案例可以看出,瑞士人對自己國家的產品質量充滿信心,將“瑞士制造”作為一個品牌來經營,并會盡力維護其聲譽。對于購買瑞士表的消費者來說,有更強的質量保障當然不是壞事。但是,有問題的人會認為瑞士涉嫌壟斷市場。其實我個人認為此舉只是瑞士當局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現在德國和意大利都有優秀的手表產品,也有自主研發機芯的能力。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手表市場會發生什么。瑞士制造的品牌賣出去后,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價值,另一方面可以繼續鞏固市場地位,一舉兩得。但是千萬不要跟著漲價10%,因為你的漲幅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