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爵手表文化】前幾天趁著天氣好出去逛商場,路過商場的手表區時,發現一哥們拿著新買的手表和店員在爭論。不愛湊熱鬧的人準備走人。但是,他們的對話引起了我對職業病的好奇,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讓我留戀過去。
起因:“中心不走秒”的秒針
“為什么我新買的手表中間的秒針不走了?下面的那個小家伙動得很厲害。很糟糕嗎?你得給我一個解釋!”我貼過去后的下一秒,我哥提高了聲音,引來了附近銷售和顧客異樣的目光。我認為這是一場多么可怕的事故。結果,往前一看,原來他買的是一個計時碼表,頓時被雷到了。
后來在店員的細心解釋下,顧客才明白中央的指針是用來計時的,不是顯示秒的。店員還補充說,這種現象并不罕見。很多顧客拿到手表后并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而是用自己的方向性思維來使用或檢查手表。所以,相當一部分佩戴計時表的人并不知道計時表的功能。那么,作為鐘表愛好者,當然要避免這類事件,尤其是在最具代表性的計時功能上。
明確:什么是“計時碼表”?
Lange 1815系列飛返計時碼表
計時碼表,計時碼表的英文名,現在作為專業名稱存在于鐘表領域。Chrono在古英語和拉丁語中是“時間”的意思,graph在英語中是“記錄工具”的意思。(其實按照直譯應該是“計時碼表”最貼切。我大膽猜測,這種腕表在后續開發中多用于賽車測速領域,所以在功能后加了一個速度單位“代碼”作為代表。)
勞力士陶瓷戒指戴托納,戒指上帶有轉速表
功能方面,可以隨意記錄一段時間的長短。標準計時表一般有30分鐘或12小時計時功能,中央秒針(敲黑板:代替傳統秒針)。不使用時秒針停在0點。此外,大多數計時表還有一個額外的小秒針表盤,用作第二顯示(因此,三個計時表中有一個以秒為單位移動)。
要了解一個事物,首先要看它的歷史。
雖然我們手腕上的絕大部分計時表只是一個機械功能,但自從計時表誕生以來,就與速度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可以追溯到1821年,當時“賭馬”很流行。被眼光和運氣帶來的巨大財富所吸引,讓很多人瘋狂,包括故事的主人公,法國人尼古拉斯里厄塞克(Nicholas Rieussec)。在強烈興趣的驅使下,他發明并使用了第一個計時碼表來測量賽馬的時間。當時間需要停止時,指針會在盤面上投擲墨點作為計時標記,巧妙地彌補了當時的技術缺陷,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也可以了解一下發展。
今年大熱的歐米茄新機動奧特曼“月亮的陰暗面”計時手表
現代計時表的原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在外觀上,通常比傳統手表多三個小功能表盤。大多由12小時表盤、30分鐘表盤和小秒針表盤組成。中央計時指針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秒顯示,而是通過對表冠的控制,完成秒單位內的計時或測速。所以沒有開啟計時功能,還是(雖然現在已經出現了具有計時和顯示雙重功能的中央秒針,但是大部分計時表的中央指針只能用于計時),造成了一些用戶的誤解。
康斯坦丁脈沖計時器
它的功能也擴大了。除了記錄某個時間,還擴展到了賽車、測量、醫學等領域。我們分別熟悉測速儀、遙測儀和脈沖。并在布滿刻度的表圈上區分它們。
那么,既然它也是按秒走的,那我們平時能不能把它作為秒針打開呢?
復雜的Langer L951.5計時機芯
當然可以.不要!除非你想讓你的表早點修好。中心計時的結構不同于普通的秒指示,需要通過檔位切換和嚙合來實現,涉及機芯內部的很多零件。對于大多數計時表來說,長時間開啟中央秒針會增加手表的耗電量,導致頻繁停止。同時也會降低手表的耐用性,縮短使用壽命。除非明確表示可以按照秒的指示去做,否則日常生活中不使用計時器功能的時候,還是關掉計時器,直接看小秒針盤比較好。
平時使用要注意什么?
歐米茄機動奧特曼系列月球計時碼表
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通過網絡和說明書,詳細了解它和注意事項。不僅僅是計時碼表,每款手表都一樣。不要覺得這一步繁瑣、多余,它可以引導你以最快的速度認識你的“新伴侶”。
至于計時操作,大部分計時表都是以雙按鍵操作為主,位于表冠兩側。表冠頂部是“定時開始/暫停”按鈕,底部是“定時復位”按鈕。一般因為計時零件多,頂部按鍵的觸感往往比底部按鍵“硬”,尤其是操作新表的時候。不要因為按不下去就不敢按,也不要頻繁按。只要按照常規順序操作計時功能,就可以減少齒輪磨損,降低故障率,方便機芯的維護。
愛彼皇家橡樹計時碼表功能圖
具體來說,當計時裝置啟動時,中央指針、30分鐘計時表盤和12小時計時表盤依次以單位前進。再次按下上部計時器按鈕時,每個計時器刻度盤和中央指針都會顯示記錄的時間。再次按下此按鈕繼續計時。值得注意的是,當定時操作完成后,最好先暫停,然后再按下面的按鈕來清除和取消定時操作。雖然現在很多時鐘都支持直接清零,但以上仍然是安全的做法。
盡量避免意外碰撞損壞手表是老生常談,這一點對于精密時計非常重要。
總結:我們經常用舊思維去看待新事物,卻不知道這是一種非常致命的做法。就像這次計時碼表事件,是個笑話,但是損壞手表造成損失是個錯誤。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那么,你剛拿到新表的時候,有什么操作失誤或者誤會?寫在下面,大家一起引以為戒吧